文化苦旅读书心得六年级话题作文500字

《文化苦旅》是当代著名作家余秋雨所创作的散文集,山水物象,大漠荒原,处处留下了作者的足迹,也留下来作者的思考,字字真言,处处真心,充满韵味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读书心得六年级作文500字,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六年级作文500字1
初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软了下来,用各种羡慕嫉妒恨的眼神看着别人手里的书 。《文化苦旅》,随笔性散文,无剧情,无任务,无结局,这种三无的书要怎么勾起我的阅读兴趣?于是在它在课桌里躺了两周之久之后,我终于翻开了它的第一页,带我走进了一个比现实美丽的城市 。
好像又再次回到了莫高窟,回到了那个暮霭刚刚从地平线升起,弥漫于空中的时候,那个时候莫高窟不是旅游景点,就那么静静的、静静的耸立在当时中国战火纷飞的土地上,等待着是功臣也是罪人的王道士去挖掘它掩盖了几百年的瑰丽的美貌,那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遗产 。沉溺于作者从自我角度的描述,其实我是去过那里的,当时并没有太大感触 。可以这么说,在这本书之前我还从没有体会到文字有那么大的魅力,并不是华丽的、掉书袋的语句,他让我感到深深地惊配,还有身为中国人不可遏止的愤怒,王道士的那副嘴脸,那种一点点银子就把中国文化,中国遗产出卖的卖国贼!可耻!可耻至极!没有限制性的文字让我展开了很多想象,也给了我很多思考 。
对这本书中另一篇令我记忆犹新的文章便是《上海人》 。没有介绍上海的景点,没有介绍上海的美食,却从一个很少有人写的角度入手:人 。开篇便是写上海人瞧不起外地人与上海人的傲慢无礼、井底之蛙 。很敬佩他敢于这么写,这本书出版比我出生还要早,但现在这个问题却是越来越严重,在上海两级分化尤为明显 。他还写了徐光启,这位地道的华亭人,从他的角度写了很多上海的过去,让我这个虽然从小在上海长大但也不算地道上海人的着实长了见识 。
《文化苦旅》,苦着寻找了文化,寻找了中国人的根源 。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六年级作文500字2
说实话,读完这本书我心绪繁乱,想要说什么,却又说不出什么 。熟悉却又陌生的地名纷纷从我脑海掠过,我想把自己心中所想表达出来,却又无法言说 。

世界之大,我限于这一方境地,满心期待想去了解除故乡以外的美景,《文化苦旅》让我如常所愿 。那华丽的笔墨描写了一个个我所熟悉却又陌生的美景 。余秋雨先生一步一脚印踏过这些地方,他所描绘的画面及细节是别人所不能及的,他旅程过程中那些小事和心得更给予我一种真实 。先生笔下之景,是历史与现在的结合,是故事与现实之间的转换,如今的金碧辉煌,那你可知过去又是经历了何种苦难,它们又见证了多少历史?
先生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描写风景,它也在描写着过去 。我一直不懂为何叫《文化苦旅》,而现在我懂了,他所描写的风景之下又隐藏了多少博大精深的文化 。
先生到过很多地方,无名的小岛或是著名的景点,他所诉述的是我们能理解,却又是我们不能理解的故事 。这些故事或是历史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当过去呈现在眼前时,我已经无法用语言去描述,文化与历史交织着呈现出一幅绚丽的景象,令我叹为观止,心中却也有着一股淡淡的悲哀 。
在探索文化这一旅程上,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但我想说的是,这一旅程不仅仅只有苦,也有着甜 。
先生说: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我说:中华文化的庞大,是我们无法言说的,但,总是有像先生一样的人,用笔墨或是其他方式,将它表现出来,即使仅是文化的一部分 。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六年级作文500字3
中国有灿烂的历史,有博大精深的文化,还有独特的民族风情与肥沃的土地,它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 。
细细体会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精神 。当然,这些事并不见得全是如何的慷慨凛然,它们很真实,很贴近生活 。例如《道士塔》中那愚昧无知的王道士从外国人手中接过极少的.钱财,却让他们搬走一箱箱记载着中国历史的珍贵典籍 。作者最后写道: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是啊,看到这个故事,我的心也在滴血 。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只有饱经沧桑的老人才会领悟真正的人生哲理 。”把心灵放达于山水世界,放达于文化天堂,去观察自然与人交际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历史中,遨游畅想,这正是《文化苦旅》不同于其他散文之处 。在山水中解读历史,在历史中发掘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己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 。这便是我仔细读过读《文化苦旅》后,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