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韩愈 。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这句话出自韩愈的诗《调张籍》,原诗节选如下:
《调张籍》韩愈,朝代:唐代 。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是谁说的】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
白话译文
李白、杜甫诗文并在,犹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 。却不知轻薄文人愚昧无知,怎么能使用陈旧的诋毁之辞去中伤他们?就像那蚂蚁企图去摇撼大树,可笑他们也不估量一下自己 。虽然我生活在李杜之后,但我常常追思仰慕着他们 。
晚上也常常梦见他们,醒来想着却又模糊不清 。李白杜甫的文章像大禹劈山治水一样立下了不朽的勋绩,但只留下了一些斧凿的痕迹,人们已经难以见到当时的治水的运作过程了 。遥想当年他们挥动着摩天巨斧,山崖峭壁一下子劈开了,被阻遏的洪水便倾泻出来,天地间回荡着山崩地裂的巨响 。
扩展资料: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成就,在盛行王、孟和元、白诗风的中唐时期,往往不被重视,甚至还受到一些人的贬损 。韩愈在这首诗中,热情地赞美李白和杜甫的诗文,表现出高度倾慕之情 。在对李、杜诗歌的评价问题上,韩愈要比同时的人高明许多 。
此诗可分为三段 。前六句为第一段 。作者对李、杜诗文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并讥斥“群儿”抵毁前辈是多么无知可笑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二句,已成为对这两位伟大诗人的千古定评了 。中间二十二句为第二段 。力写对李、杜的钦仰,赞美他们诗歌的高度成就 。
其中“伊我”十句,作者感叹生于李、杜之后,只好在梦中瞻仰他们的风采 。特别是读到李、杜天才横溢的诗篇时,便不禁追想起他们兴酣落笔的情景 。“惟此”六句,感慨李、杜生前不遇 。天帝要使诗人永不停止歌唱,便故意给予他们升沉不定的命运 。
“平生”六句,作者叹惜李、杜的诗文多已散佚 。末十二句为第三段 。“我愿”八句,写自己努力去追随李、杜 。诗人希望能生出两翅,在天地中追寻李、杜诗歌的精神 。他最后四句点题 。诗人恳切地劝导老朋友张籍不要忙于经营章句,要大力向李、杜学习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调张籍
李杜文章在后面一句是光焰万丈长 。
本诗可分为三段 。前六句为第一段 。作者对李、杜诗文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并讥斥“群儿”谤伤前辈是多么无知可笑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二句,已成为对这两位伟大诗人的千古定评了 。
韩愈在中唐诗坛上,开创了一个重要的流派 。叶燮《原诗》说:“韩诗为唐诗之一大变 。其力大,其思雄 。”诗人以其雄健的笔力,凌厉的气势,驱使宇宙万象进入诗中,表现了宏阔奇伟的艺术境界 。
在本诗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比喻等表现手法,在塑造李白、杜甫及其诗歌的艺术形象的同时,也塑造出作者本人及其诗歌的艺术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诗人对诗歌的一些精到的见解,这正是本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著有《韩昌黎集》等 。
推荐阅读
- 适合当服装设计师的生肖男
- 中国古代文体有哪些
- 梦见干枯的河有什么预兆?好不好?
- 计算机一级考试都有哪些内容?
- 什么是自由主义?
- 在家做猪肉罐头,需要注意哪些?
- 在这些生肖眼里,爱情胜过一切
- 浙江宁波邮编
- 12星座克服拖延症只需一招
- 剑魂需要学什么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