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她们的道德感哪儿去了?道德感的形成主要是在肛欲期 , 简单来说就是个体能不能遵守规则 。 如果个体在早期没有很好地形成这种品格 , 那么可能就会出现“反社会型人格” , 但是我认为疫苗事件并没有到“反社会” , 也就是没有到专门和社会制度作对、破坏社会规则这个程度 , 更多还是“没有责任感” 。
3、一切都太快了 , 特别是机器和科技远远地超越了制造它们的人类 , 造成了现代社会人们普遍焦虑的一个状态 。 那么在这种状态下会产生一个结果 , 即我们更容易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扰动 。 扰动本身就会使得焦虑扩散 , 从而引发更多的恐惧、强迫行为等等 。 当焦虑感在人群中广泛传播 , 媒体的发达也从另一方面加剧了这些焦虑 。 多数人的情绪都是均衡的 , 正常人对这些消息本身都应该保持冷静和客观 。 这些铺天盖地的焦虑性信息可能会更多地影响这样一些人:一些本身就比较焦虑的父母 , 他们本来就是对自己养孩子信心不够 , 那么他们会更为焦虑和恐慌 , 他们内心的焦虑也会折射到养育孩子的过程中 。
4、信任的品质也是在生命的早期形成 。 既信任自己也信任他人 , 我们的食品、我们的疫苗、我们的气候即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会更加安全 , 每个人各司其职 , 每个行业各司其职 , 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美好 。
小孟后语:
就在我们全力制作疫苗事件带来的恐慌情绪文章时 , 下午又传来布鲁塞尔恐怖袭击的报道 。 我们知道 , 新的一种恐慌又会袭上很多人的心头 。 这个似乎危险重重的社会 , 就这样把难题和挑战不断摆在我们的面前 。 但是 , 不拥抱对生活的基本信任 , 其实我们也是寸步难行、没办法存活的 。 去信任 , 会冒风险 , 却总是比不信的获益还多 。
正如中国精神分析学家曾奇峰在给《心理月刊》的专栏里所言:
“这个世界上 , 没有绝对值得信任的人和事 , 所以 , 只要有信任 , 就伴随着一定程度的风险 。 心理健康的人 , 会模糊处理问题 , 只要把握大就选择完全信任 , 并在此基础上做该做的事;而心理不那么健康的人 , 则会过分看重没有把握的那极小部分 , 使得行为变得迟疑不定、患得患失 。 信任不是一种态度 , 而是一种能力 。 从根本上来说 , 一个人对外界的人和事物的信任 , 是其对自己的信任外向投射的结果 。 在贼的眼里 , 所有人都可能是贼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信任他人就是信任自己 。 信任本身有点赌博的味道 , 当然是健康的、无大害的赌博 。 ”
你 , 愿意和我们一起去冒险 , 一起去做这个赌博吗?当然我们选择信任 , 也必须要求透明的监管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宝宝不肯接受奶瓶,竟然是这些原因
- 这些食物给宝吃?宝宝容易过敏哦
- 水痘疫苗 你了解多少?
- 天冷了,宝宝应该怎么穿?
- 众星痛批疫苗造假;“真想骂你祖宗!”
- 兰州|参与非法疫苗交易人员限25日前向监管部门或警方报告
- 环境污染这么大,唯有这道“排毒辅食”才能拯救宝宝的胃
- 女童感冒身亡,“凶手”竟然是亲生父母......
- 推荐这些开学季营销方案供参考 开学季营销方案有哪些?
- 多乐士怎么样(多乐士公司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