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候鸟利用地球磁场保持飞行路线
许多鸟类 , 特别是那些候鸟可以利用地球的磁场在长途迁徙的时候保持飞行路线 , 科学家仍然不清楚它们是如何做到的 , 但是 , 最新的一项研究认为鸟类可能具有“共感”能力 , 可以让它们以一种颜色或光的形式“看到”地球的磁力线 , 而人类必须依靠熟悉的路标或太阳的位置来确定北极 , 而有些人甚至这样方法也不会 。
2.鼓鱼用鱼鳔来听东西
一些鱼 , 例如鼓鱼 , 它可以用鱼鳔来“听”东西 。 它的特殊的鱼鳔可以探测到声音的振动 , 然后把这种振动通过一套在中耳被称为“韦伯氏器”的骨骼传递到内耳 , 内耳中的听毛细胞可以对振动做出回应并将声音信息传递到鼓鱼的大脑 。
3.老鼠用胡须来探路
绝大多数的老鼠的视力都很差 , 但是它通过嘴巴上胡须来弥补这种缺陷 。 它们用这种被叫做“鼻毛”的触须像瞎子用拐杖一样来探路 。 通过胡须对遇到的物体进行扫动 , 老鼠等啮齿动物就能够对周围环境形成一个心理影像 。
4.飞蛾可以找到7英里外的异性
对飞蛾来说 , 用“爱在空中”这个词来形容它们再合适不过了 。 因为这些毛茸茸的昆虫能够探测到7英里以外的异性发出的化学爱情信号 , 这种信号被称之为“信息素” 。 一些研究发现人类也能够探测到信息素 , 但是需要近距离接触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
5.蛇用舌头来看世界
蛇总是将它的舌头吐出来 , 让人看了赶到恐惧 , 其实那是蛇在用它的舌头感知周围的环境 。 蛇将包有薄膜的舌头伸向空气捕捉飘荡在那里的粒子 , 然后再将舌头缩回把它塞进嘴巴顶部的一个特殊凹槽中 , 在那里气味被分析后再以电子信号的形式传递到大脑从而对周围环境和猎物做出判断 。
6.猫在黑暗中捕捉猎物
猫的眼睛后面有一层像玻璃一样的膜 , 这层薄膜可以让它在几乎完全漆黑的环境里捕杀猎物和前进 。 这层膜被称之为脉络膜层 , 它可以将已经穿过视网膜的光线再次反射 , 这就给予了眼睛第二次捕捉光子的机会 , 造成所谓的第二而视力 , 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 , 增加猫在暗处的视力 。
7.蜂鸟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颜色
昆虫和鸟类对光波的适应范围要超出我们人类的可见范围 , 因此在近紫外线光下 , 许多我们看起来色彩单调的物体在蜂鸟看来却是五颜六色的 , 许多我们根本叫不出名字 。 像哈勃这样的望远镜就可以拍摄出紫外线图像 , 当然 , 我们所看到的图片都是经过技术人员处理过的 。
8.蟒蛇可感知猎物温度
在蟒蛇和响尾蛇的眼睛和鼻孔之间有一个温度感应器官 , 这个器官可以帮助蛇感知它们的猎物的身体的热量 , 在蛇头的两边各有一个 , 因此 , 即使在完全黑暗的地方也能够精确的对猎物发动攻击 。
9.鲨鱼能够发现躲藏的猎物
记住 , 千万不要和鲨鱼玩捉迷藏的游戏 , 因为你肯定会输 。 鲨鱼的大脑里拥有特殊的细胞 , 它可以感知其他生物发出的电场 。 这种能力可以让鲨鱼通过感知猎物肌肉抽动时发出的微弱电信号精确的找到藏在沙子下面的鱼 。
10.蝙蝠用超声波捕捉昆虫
蝙蝠被称为是会飞的“活雷达” , 因为它能够发出超声波然后对回声信号做出分析来避开障碍物和捕捉昆虫 。 这种生物学声纳被称为“回声定位” , 蝙蝠大脑中某些神经元对回声频率敏感 , 捕捉昆虫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也非常的惊人 。 有人统计 , 蝙蝠在几秒钟内就能捕捉到一只昆虫 。 同时 , 蝙蝠还有惊人的抗干扰能力 , 能从杂乱无章的充满噪声的回声中检测出某一特殊的声音 , 然后很快地分析和辨别这种声音 , 以区别反射音波的物体是昆虫还是石块 , 或者更精确地决定是可食昆虫 , 还是不可食昆虫 。 海豚也利用这种能力在黑暗的海底游动 。
结语:以上这些都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有关动物身上得到的医学灵感以及人类所不具备的十大动物感官知识 , 是不是发现原来动物在一些方面比我们人类要厉害的多啊 , 所以我们要善待动物哦 ,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还是很大的 。
推荐阅读
- 孩子从这么小就偏矮,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 您好,我家自从有了二宝之后大宝脾气变得非常的任性,怎么办?
- 从舒淇面相看性格的分析
- 上火怎么办 教你如何从舌头看出内火
- 身体密码 从身体特征看短寿征兆
- 父母如何从小培养宝宝的音乐兴趣
- 【养生知识】秋不食姜从立秋开始可信吗?
- 面对酷热天气不同血型的反应
- 端午节的习俗 教你从习俗掌握养生知识
- 养生之道 从七窍变化知晓健康状况